認識外溢保單,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的看過來

認識外溢保單,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的看過來

2020年最夯的保險商品當屬「外溢保單」了!根據金管會保險局統計,光2020半年外溢保單就賣出1萬3302張,不但較去年同期成長5.49倍,新契約保費受入更高達新台幣1.48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13.39倍。你了解外溢保單的定義已及「外溢」的意思嗎?外溢保單種類有哪些?如何運作?法王今天帶大家來看一看。

1. 外溢保單的定義?

外溢保單,顧名思義,就是會產生「外溢效應」的保單。所謂外溢效應是指某一個事件或行為出現,往往會影響到其他事務發展,而發生外部式的溢出效果。外溢保單就是透過保戶自已健康的生活習慣與保險商品的結合,由保險公司提供保費折扣、增加保險金額或給予回饋金等方式,創造被保險人規律運動、接觸健康飲食進而降低罹病率的誘因,以達到事前預防的效益,也可以藉此減少醫療成本,以創造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的外溢效果。

2. 外溢保單的種類

常見的外溢保單有下列三種:

(1) 健走型

健走型保單如其名,保戶只要走路達一定步數,就可以減少保費、增加保額或得到回饋金。與健走型保單配合的險種,則終身型重大疾病險或定期行健康險都有。優惠的門檻從走5000步到12000步,有1%到10%不等的保費折減或回饋金,走得越多,優惠當然就越高。而計步方式,有用手機、Garmin手環或Epson手環的都有。這類外溢保單其實就是UBI(usage based insurance),以保單使用者或保單持有人自己的習慣作為計費基礎的保單。這類外溢保單推案主力為國泰人壽,根據該公司官網,國泰人壽今年8月推出的國泰人壽「鍾心Walker重大傷病終身保險」號稱史上最強計步保單!本商品延續健保重大傷病定義、簡單易懂特色,還有終身壽險保障,且是業界唯一兩年完成步數達標、就額外給付終身壽險保額5%或10%及Apple Watch的外溢保單!最特別的是,國泰人壽同時推出Cathay Walker活動,不用買保險、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來Walk、拿獎品,目前參與人數已突破7.3萬人、每天還以700~800人持續成長,廣大民眾也透過活動的體驗,了解鍾心walker商品的好處與外溢特性,短短不到3個月銷量就已經突破千件,並以20到30歲青壯年族群接受度最高(詳參:https://www.cathayholdings.com/holdings/information-centre/intro/latest-news/detail?news=PycU2ReTJE-dmrIXMmMUiQ)!

(2) 健檢型

健檢型保單則是以定期健檢,體況達到一訂標準,就可以享有保費減免。市面上常見的可以享受優惠體況,以衛福部「代謝症候群」5項指標,包括腰圍(男性小於90公分、女性小於80公分)、血壓(收縮壓小於130mmHg且舒張壓小於85mmHg)、空腹血糖(小於100mg/dL)、三酸甘油酯(小於150mg/dL)、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(男性大於等於40mg/dL、女性大於等於50 mg/dL)等。若5項指標都在標準之上,即5A,可獲得10%現金回饋、4A則為5%回饋、3A回饋3%、2A回饋1%。健檢型外溢保單,目前市面上只有定期型健康保險。這類型外溢保單的商品,以南山人壽為大宗,光商品就多達七種,對體況達標者,給予健康促進增額給付,詳情可參考https://www.nanshanlife.com.tw/NanshanWeb/static-sidebar/731。但金管會核准的首張手機APP計步型外溢保單,則是富邦人壽所推出的「天行健計步外溢保單」,詳細內容可參:https://taise.org.tw/post-view.php?ID=45

(3) 實物給付型

實物給付型保單則是保險事故發生後,保險人不給付保險金,而是以實體的商品或服務作為保險給付內容。常見的實物給付型保險商品可分為三類,包括殯葬服務、醫療服務及健康管理服務。但,實物給付型外溢保單雖然推出最早,卻在前兩類出來後,快速衰退。以2020年上半年來說, 6家壽險公司共17張實物給付型保險商品,新契約銷售件數為28,421件,較108年同期之80,171件減少64.5%,初年度保費收入約新臺幣1,047萬元,較108年同期之1,716萬元減少39%。

3. 法王總結

外溢型保單就像五年前寶可夢遊戲剛出來時一樣,大家都出門抓寶,結果走路運動的讓許多原本不喜歡出門的沙發馬鈴薯,也外出走路,收到了改善健康的外溢效果。外溢型保單,也是希望達到同樣的效益。喜歡有一個誘因才運動或體檢的消費者,不妨考慮。

原文出處:認識外溢保單,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的看過來

分享

馬上開始您的保險權益保護旅程